•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3C(通信·家電·數碼) > 正文

    中國移動5G+數智化賦能蠶桑業“破繭成蝶”

    2022年09月27日 19:26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申蓓 林峰 編輯:陸權香

    廣西新聞網河池9月27日訊(通訊員 申蓓 林峰)實時監管、環境預警、遠程調控……近日,廣西移動河池分公司通過智能化設備研發制造和大數據云平臺建設,助推傳統養蠶模式轉型升級。

    叒木天蟲公司示范養殖基地內,飼養員正按照蠶桑大數據云平臺的流程化飼養管理標準進行飼養。

    在宜州,蠶桑業已成為惠民增收、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為了解決養殖戶標準化、規;潭炔桓、蠶農沒有技術獲取渠道等實際問題,廣西移動河池分公司與眾志公司聯合建設廣西蠶桑大數據云平臺——智慧蠶房管家系統,通過智能化設備研發制造和大數據云平臺,依托中國移動5G網絡,實現對蠶養殖環境的智能遠程監管與農事的精準調控,使桑蠶養殖過程規范化、標準化。

    顯示在智慧蠶房管家系統大屏上的飼養操作整改信息。

    走進眾志公司VR智慧演播廳,一間全通透式大蠶房的監控圖像展示在電子屏上,載有桑葉的傳送帶、自動喂蠶機、自動撒石灰機、轉運車等正在繁忙地工作著,智能化、自動化的養蠶設施大幅度節約了人力成本。

    “蠶對周圍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未使用云平臺前,技術人員要隨時查看蠶房溫度并調整。”叒木天蟲蠶業科技有限公司大蠶飼養部主任竇萬柱介紹,“之前常常忙不過來,指導蠶農就要到實地,一天最多巡查幾十戶,現在有視頻智能跟蹤,一天可巡查上千戶。還能及時指導蠶農和工人操作,確保標準化飼育!

    安裝有溫濕度監控儀的飼養蠶房。

    廣西蠶桑大數據云平臺可實時監控蠶房的溫度、濕度等,由平臺技術人員進行調節,蠶農可根據平臺的養殖日歷,安排農事操作,給廣大個體蠶農帶來便利;同時,可預設桑蠶生長各階段環境數據閾值,建立桑蠶生長檢測數字化模型,預測病蟲害等,當監測數據超出閾值時,顯示數據差異化并做出預警,提供一鍵處理功能。據統計,按照該平臺的養殖標準,可使蠶病發生率由40%降到5%以內,桑蠶成活率、蠶繭優質率得到大幅提高。

    目前,廣西移動河池分公司與眾志公司已免費為30戶個體蠶農安裝智能環控箱并接入大數據云平臺。蠶農可通過手機隨時掌握蠶的生長狀況,按照標準化流程飼養,提高養蠶成功率。

    下一步,廣西蠶桑大數據云平臺將更聚集技術層面,普及標準化、流程化的現代桑蠶種養技術,將服務對象擴至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政府以及科研院所等,實現數據共享互用,打造“互聯網+蠶業”“農業信息化”戰略高地,助推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