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正文 |
貴港市港北區:智慧養豬 降本增效 |
2022年11月18日 17:11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覃錚 |
廣西新聞網貴港11月18日訊(通訊員 陸宏夏)2.1萬頭智慧豬場、8棟現代全密閉大跨度豬舍、多級生物安全保障體系、有機肥發酵棚及有機肥生產線…… 日前,筆者走進位于貴港市港北區武樂鎮的貴牧生豬養殖示范區看到,這里處處都充滿著有別于傳統養豬產業的現代感與科技感。 這個以工業化養豬為發展思路的智慧豬場,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等技術,集規;、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智慧化于一體,推動生豬特色養殖從原來的傳統養殖模式轉變為高產、高效、低耗、優質、生態和安全的智慧畜牧模式。貴牧生豬養殖示范區先后被授予自治區五星級生態養殖示范場、數字廣西建設標桿引領重點示范項目。 近年來,港北區搭乘數字農業的快車,率先在貴牧生豬養殖示范區試點建設智慧豬場,拓展5G+數字化養殖場景應用,為豬場筑起‘智慧巢’、裝上‘智慧腦’、換上‘智慧芯’,以科技創新開啟養殖新模式,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 據悉,貴牧生豬養殖示范區結合生豬生活習性,仿真模擬設計豬場,將地面做成特殊紋路的粗糙面及3%的坡度傾斜,引入自動機械刮糞系統、自動機械料線輸送系統、自動機械通風降溫和溫控系統等高標準的生產硬件設施設備,采用無級光照調節系統,滿足育肥豬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的需求,形成節約型環保養殖模式。同時,該示范區安裝各類環境收集感應器和AI盤點估重系統與飼料精準飼喂系統等四大智慧管理模塊,通過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養豬業跨界融合,對豬場的生產數據進行深度串聯與多維度分析,實現對生豬養殖環節的環控、飼喂、病疫、預警事件和豬場生物安全防控等各階段形成閉環管理與監控,形成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化養豬的新模式,實現育肥豬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精準投入、個性化服務的全新育肥豬生產方式,生豬飼養還能全程可追溯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過去人力監測管理的疏忽和漏洞。該示范區負責人周藝說,他們可通過手機去管理豬場,在手機上就能看到生豬的各項指標、飼料情況,這種智慧養殖模式,省心省力,還可降本增效。目前,該示范區生豬存欄2.1萬頭,年出欄生豬4萬頭。 周藝粗略細數了智慧養豬的好處,與傳統養殖相比,人均飼養量從過去400-500頭生豬提高到現在4000-5000頭,生產效率提高了8倍;生豬飼養密度每頭降至0.7-0.8㎡,管理人員管理時間縮短了70%以上,生產成本降低了20%以上,生物安全生產管理漏洞行為降低了80%以上,工業化養豬降低大量人力,帶來了高效經濟效益。 該示范區還通過安裝智能感知收集系統,全程對舍內溫度、濕度、氨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風速、光照強度等環控進行監測并對比,摸清環控數據對生豬養殖影響,針對性建設生物有機肥發酵棚及有機肥生產線,全量化資源化利用豬場糞污,形成“豬-沼-果-蔬-林”的生態循環模式,推動現代生豬產業及有機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增效。 為延鏈強鏈,貴牧生豬養殖示范區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基地負責養殖,公司負責銷售,產銷一體化,解決生豬銷售問題。按照“坐標貴港,港北有禮”的理念,與西江食品企業研發豬肉鋪產品,開拓生豬終端市場,積極打造貴港本地特色品牌,助力生豬產品走出貴港、走出廣西,走向全國,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目前,已研發出多種口味的豬肉鋪,即將在市場上銷售。 貴牧生豬養殖示范區不忘社會責任,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該示范區和武樂鎮東南村、逢宜村、武樂村、江城村和奇石鄉六馬村、達開村、桂中村等7個脫貧村合作,合理確定脫貧戶、監測對象、村級集體經濟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分配方式和聯結模式,建設3個單元全美式高標準智慧豬舍,帶動7個脫貧村增收100萬元以上,帶動脫貧戶、監測對象戶每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