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正文 |
大化實施古河“紅旅”融合綜合體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
2022年11月23日 20:34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覃錚 |
廣西新聞網大化11月23日訊(通訊員 藍本能 覃豪 黃輝)11月22日,筆者在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河鄉丹桂村紅旅融合綜合體鄉村振興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機械轟鳴,運料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有的在攤鋪瀝青路面,有的在硬化邊溝…… 整個施工現場忙碌而有序。 工人們正在攤鋪瀝青路面。 “自從‘紅旅‘’融合綜合體鄉村振興項目實施以來,我們村有了非常大的改觀,整村統一立面改造,道路重新硬化擴寬,村容村貌、鄉村治理得到很大提升,這是一項惠民工程我們群眾非常支持,也非常滿意!惫藕余l丹桂村群眾覃猛高興地說。 鄉村立面改造。 今年以來,古河鄉依托轄區內大化革命紀念館、覃國翰將軍故居、革命烈士墓園、初心路、巴崩洞等一系列優質紅色資源和紅水河“百里畫廊”古河段、“三仙洞”“龍伏泉—清水河—古河小瀑布”等自然景觀,挖掘紅色底蘊,大力推進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同時,利用旅游、購物、餐飲、節慶活動等內容作為紅色旅游產業鏈的多元構成,打造紅色綜合文化長廊工程,增加紅色旅游的綜合吸引力和盈利點。目前,該鄉完成建設巷道燈桿表示牌220塊、巷道紅色文化墻面油畫22處1750㎡,完成安裝廉政文化和民族團結主題長廊1000米。 紅軍后人捐贈革命遺物。 “今天我把紅軍在1927年使用過的一臺縫紉機,捐贈給大化革命紀念館保存!惫藕余l的紅軍后人鄧舉能說。 據悉,目前大化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加快實施古河“紅旅”融合綜合體鄉村振興項目建設,項目計劃投資金額2.79億元,涉及實施29個工程,規劃打造“一心、兩帶、三區、多節點” 的“紅旅”綜合體:其中“一心”即以初心路為紐帶,將大化革命紀念館、覃國翰將軍故居打造為景觀核心區;“兩帶”即沿紅水河和清水河打造生態水岸風貌帶+紅色旅游研學帶,十二坡至賀巴高速路百馬出口壯美公路觀景帶;“三區”即“生態農業鄉村振興項目區”“紅色旅游研學區”和“觀光體驗休閑區”;“多節點”則涵蓋了古河街、百馬街街景和各村屯形成的多個聚落景觀節點。通過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推動實現產業壯美、生態秀美、民風淳美、社會和美、生活富美鄉村振興圖景。 古河鄉丹桂村閑置教學樓正在被改建為紅色旅游集散中心。 古河鄉文化站站長藍標立介紹,實施古河“紅旅”綜合體項目,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項目充分利用各村屯閑置資產進行再使用,把閑置教學點樓房翻新改建為紅色教育基地或旅游集散中心等;待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將進一步帶動當地群眾就業、村級集體增收。 大化紅色基地的室內展覽館一角。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